CBA球队鱼腩之王,从未进过季后赛,球队出了什么问题?
在CBA联赛中,宁波队是一支从未进过季后赛的球队,且连续多年成绩都位于倒数位次,虽说它在选秀上积累了不少优质潜力球员,但依然没有全明星级别的球员。上赛季宁波队有所改观,取得一波连胜,不过最终还是倒在了季后赛大门之外,球队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现代篮球理念已经从小球时代回归到中锋参与或主导进攻时代,因此这就意味着哪支球队拥有优质中锋,哪支球队就能走得更远。上赛季CBA联赛的冠亚军浙江广厦和北京首钢皆是如此,就连冲进季后赛的青岛队也是因杨瀚森的成长。
由此说来哪支球队没有中锋,哪支球队在内线护框和防守上势必就会差。从常规赛数据来看,宁波队场均篮板球位列联盟倒数第三,进攻篮板和防守篮板也均是倒数,这足以见得宁波队的内线形同虚设。
上赛季宁波队能够拿得出手的内线球员只有外援马帝昂和国内球员宁鸿宇、常林,这三名球员都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年龄偏大,平均年龄32.3岁,都处于竞技状态的下滑期。
特别是常林、孙勇等球员,已经是彻头彻尾的老将了,这就导致宁波队的百回合失分122.4分,排在联盟的倒数第三,禁区失分占比41.2%。与此同时宁波队的内线相当于真空,任何一支球队都能在宁波的内线称王称霸。
除内线外,球队的外援和国内球员还存在着不兼容的问题。宁波队外援的实力虽然没有多强,但相比于队内的国内球员而言,还是有着断层式的优势,这就导致教练组制定的战术没有很好的衔接融合,最终在执行阶段受制于能力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好。
队内得分上双的球员中,只有王俊杰一名国内球员,其余球员均是外援。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内球员的成长空间会被无限压缩,与其他CBA球队的差距也会被越拉越大。
而且宁波队的青训比较差,近些年来,没有哪名打出名堂的球员是来自宁波青训体系的。通过选秀得到的球员成长速度也偏慢,没有像张宁这样迅速成长占据球队主力轮换的优质球员。
所以对于宁波而言,想要让球队发生蝶变,就要进行一场系统性的革新,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培养队内的优质潜力球员,还要迅速确认球队未来的主力核心,比如王俊杰、王凡懿等年轻球员。
另一方面还是外援的选择上,既然国内球员里无法找到优质的内线球员,那么就应当将目光放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上,选择一些能兼具防守和进攻的内线外援,全面提升球队在内线的防守能力。
此外是战术上,洋教练在打法上固然先进能够与国际接轨,但与国内球员的匹配度上还是有点差,需要在进攻和防守战术上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增加1、5挡拆的战术配合,提高外线出手比例,保证在新赛季拥有40%左右的胜率。如此一来,新赛季才有望冲击季后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