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30队之休斯顿火箭2025-2026赛季展望
火箭“死亡五大”亮相,休斯顿开启巨人时代?
四位身高2米11的长人加上一位2米01的“小个子”,休斯顿火箭的超级尺寸阵容让鹈鹕队无所适从,仿佛一场现代篮球对抗古典巨人军的实验赛。
当火箭主帅乌度卡在季前赛派出申京、杜兰特、贾巴里·史密斯、亚当斯和阿门·汤普森的首发阵容时,球场瞬间变成了翔阳队现实版。
这套被球迷戏称为“死亡五大”的阵容,平均身高接近2米10,其中最“矮”的阿门也有2米01。这幅场景仿佛井上雄彦笔下的高中篮球闯入NBA,只不过身披火箭球衣的巨人们,正试图改写现代篮球的规则。
火箭似乎总在引领篮球潮流的变化。几年前,他们提出魔球理论,如今,他们可能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巨人时代”。
最新一轮的实验结果显示,这套五大阵容绝非花架子。数据显示,当火箭这套首发五人同时在场,球队在12分钟内净胜对手12分,篮板率高达70.4%,净效率值更是惊人的+65.7。
换言之,在这段时间里,火箭每百回合能赢对手65.7分。
乌度卡对这套阵容的喜爱毫不掩饰:“我喜欢今天的双塔首发阵容,我们的身高加上申京的全能性,能让我们拥有更多战术选择,这足以对联盟的小球潮流形成反制。”
回顾上赛季,火箭完成了从重建球队到竞争者的蜕变。他们以52胜30负的战绩排名西部第二,时隔五年重返季后赛。
这一成绩较前一年的41胜41负可谓质的飞跃。
乌度卡为球队打造的防守体系成为崛起关键。火箭防守效率从联盟第21位跃升至第五位,限制对手命中率至44.4%,每回合失分控制在1.05分,均位列联盟前茅。
进攻端虽然三分命中率(35.1%)和罚球命中率(73.9%)联盟垫底,但火箭通过“多核化”战术(全队8人得分上双)和联盟第一的进攻篮板(14.5个/场)弥补了火力不足。
今年休赛期,火箭完成了重磅操作——从太阳队引进了凯文·杜兰特。这位历史级得分手的到来,立即提升了火箭的竞争力。
杜兰特的加盟不仅带来了场均26分以上的稳定输出,更关键的是为火箭提供了关键时刻的硬解能力,这正是年轻火箭上赛季所欠缺的。
然而,后场却传来坏消息。主力控卫范弗利特在巴哈马的迷你训练营中右膝前十字韧带撕裂,术后需要休养9至12个月,基本赛季报销。
上赛季,范弗里特场均贡献14.1分5.6助攻,承担了球队90%以上的战术发起任务,堪称球队大脑。
火箭管理层的操作并未止步于杜兰特。他们还在内线补充了传统中锋史蒂文·亚当斯,进一步提升了前场高度。
由此,火箭组建了令人惊叹的长人阵容:申京(2米11)、杜兰特(2米11)、亚当斯(2米11)、贾巴里·史密斯(2米11)和阿门·汤普森(2米01)。
这套阵容不仅身高惊人,更重要的是功能齐全。亚当斯负责护筐刷板,申京担当组织中轴,史密斯提供外线火力,杜兰特随时救场,阿门则扮演高大控卫角色。
对阵鹈鹕的季前赛,史密斯在高度掩护下如鱼得水,砍下26分+5篮板+4记三分球。面对比他矮20公分的乔丹·普尔,史密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碾压。
媒体对新赛季火箭的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有预测将火箭排在西部第五位,认为他们“得到杜兰特后关键球能力提升,年轻球员充满活力,但主力控卫范弗里特的伤病是隐患”。
在范弗里特缺阵的情况下,火箭尝试让阿门·汤普森顶替控卫位置。虽然他数据表现尚可(对阵鹈鹕砍下21分+5篮板+3助攻),但掌控全局的能力仍有欠缺。
探花秀谢泼德的位置也显得尴尬。虽然他能在进攻端贡献得分(对阵鹈鹕获13分),但控场能力显然不足以满足这支争冠球队的需求。乌度卡很可能只会让他担任替补。
火箭的超级长人阵虽在季前赛展现威力,但常规赛能否持续奏效,还需考验。失误偏多、防守对位分配等问题,已经在季前赛中显露。
火箭的“死亡五大”实验,本质上是对联盟小球潮流的反制。随着大个子球员越来越全能,篮球比赛已不再拘泥于固定位置,而是更注重球员功能的堆叠。
乌度卡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还得摸索如何拉开空间保持高效。”
可以预见,新赛季火箭将在常规阵容与长人阵之间灵活切换。一旦芬尼·史密斯回归,乌度卡还能排出更多大型阵容组合。
从魔球理论到巨人阵,火箭的篮球哲学再次迎来变革。这一次,休斯顿的巨人们不再随波逐流,而是要掀起属于自己的浪潮。
新赛季的火箭队如同一支装备了重型武器的现代部队,在全员追求灵活敏捷的时代,他们选择了以高度和强度制胜。当杜兰特的中投划过休斯顿夜空,当申京的妙传引导快攻,当亚当斯抢下前场板,火箭的巨无霸阵容仿佛在宣言:在这个什么都可以变小的时代,唯有变大也是一种反叛。